问:什么是言语治疗?当初如何成为言语治疗师?
答:言语治疗学是专注处理语言、沟通、发音、声线、流畅度、听觉以及吞咽等问题的学科。言语治疗师(Speech-Language Pathologist, SLP)的主要工作包括评估、制定治疗计划和执行治疗。我的第一个学士本科是人类学,其中一个科目是语言学。在准备一份功课时,我有机会到一间智障学校,认识到言语治疗师这个工种,透过了解其工作的过程激发了我对深造言语治疗的兴趣。

李月裳教授是第一届香港大学言语治疗及听觉科学系的毕业生。
问:哪些类型的患者需要进行言语治疗?
答:言语治疗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患者,包括广泛的年龄层和多种不同的问题:
- 婴儿:早产婴儿可能会出现吞咽功能受损、啜奶困难等问题
- 儿童:可能会在语言组织和理解方面遇到困难,亦可能出现发音不清的情况
- 成人:可能出现声音嘶哑、说话不流畅等问题
- 长者:如果出现智力缺损,如患上认知障碍症、神经性疾病,便有可能影响他们的沟通和吞咽能力
问:言语治疗师会如何评估患者的语言和沟通问题?
答:首先,言语治疗师会与患者及其家人进行访谈,以了解患者的背景和具体问题。接着会针对不同的范畴安排相应的临床测试和评估:
- 语言能力评估:对于儿童患者,言语治疗师会透过游戏观察他们的对答、交流和语言能力。如有需要,会进行广东话音系的语音测试,以了解其语音发展的情况
- 沟通能力评估:言语治疗师会观察患者在日常沟通中的表现,评估其理解和表达能力,包括词汇使用、句子结构和语法、非口语沟通能力
- 吞咽功能评估:若患者有吞咽问题,言语治疗师会观察患者进食不同食物时的情况,评估其吞咽能力。此外,言语治疗师也会与耳鼻喉科医生合作进行吞咽检查,如内窥镜检查或X 光吞咽检查,以深入了解患者的吞咽功能

《香港粤语声调辩识测验》由李月裳教授编写。
问:治疗方案可分哪几类?对不同年龄层患者的治疗方法有何不同?
答:经过一系列的评估和检查后,言语治疗师会针对患者的问题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婴儿:早产婴儿如吞咽功能出现问题,言语治疗师可透过口腔运动训练、进食姿势调整和使用特殊奶嘴等方案进行治疗
- 儿童:言语治疗师会透过游戏和活动进行治疗。在语言问题上,必须在评估后确定是「理解」或是「表达」方面出现问题。如果是单方面出现问题,便可针对性作出治疗。但如果是两方面都出现问题,言语治疗师会先处理理解问题,再跟进表达问题
- 成人:透过课堂上的恒常练习,并派发练习数据让他们在家中进行复习
- 长者:对于一些患有失语症的中风患者,他们可使用设计不同的沟通簿,当中包括文字、图片和计算机程序等,让他们可以透过非言语的方式进行沟通。如果患者是涉及吞咽问题,言语治疗师会先观察患者是在咀嚼还是吞咽方面出现问题,并通过咀嚼或吞咽动作训练及调整食物稠度来改善相关问题
问:言语治疗师如何与照顾者合作,以促进治疗的成效?
答:我们十分鼓励家人与患者一同参与课程,以便更深入了解治疗的过程。对于年幼的患者而言,家人的参与能帮助他们更易掌握练习的技巧,在家中进行练习就能事半功倍;对于年长患者而言,家人参与课程能更清晰了解饮食安排和喂食技巧,同时亦能减少在学习过程中信息传递错误的机会。
问:可以分享一些难忘/成功的治疗案例?
答:
自闭症患者个案:
3岁先天深度失聪儿童个案:
护养院宿友个案:
问:对未来言语治疗领域有什么展望?
答:我们希望大众能更深入认识言语治疗的工作和重要性,并期望未来能更加注重预防性工作。在一般情况下,患者往往在问题出现后才寻求治疗和评估,但若能提前进行预防工作,例如提醒家长如何适当地给予子女语言刺激和需要关注的事项,便可避免情况恶化。此外。言语治疗领域的专业人士亦应不断学习,因为这个学科非常广泛且充满新的知识,需要与时俱进。
迷思:言语治疗师只是教人发音吗?
答:在言语治疗中,除了帮助患者改善发音外,还包括建立正确的认知、指导如何组织说话内容、学习如何适当安排语言表达,以及处理吞咽问题等多方面的工作。因此,言语治疗师的角色非常多元化,旨在帮助患者在语言和沟通方面达至更好的表现和功能。
迷思:言语治疗只适用于儿童?
答:言语治疗并不只适用于儿童。例如早产婴儿、出生时需要插管的婴儿或因啜奶问题而营养不良的婴儿、容易出现吞咽问题的儿童等都可能会被转介至言语治疗师。此成人的声音问题、口吃等困扰,以及长者因脑部损伤而导致的沟通、吞咽困难等情况、也需要言语治疗师的帮助。
嘉宾:香港中文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 副教授及言语治疗科主管 李月裳
来源:健康人
以上内容仅供学术分享或参考之用,并不代表其他医生及医护专业人员的意见。有关您的个人健康或治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