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损失的因素很多,包括先天性问题、长期暴露在噪音中、退化,亦有可能是疾病、药物治疗等因素引起。当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及脑听觉中枢的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时,就有机会出现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可分为:
1. 传导性听力障碍:
发生在外耳、中耳,常见的有耳垢阻塞、鼓膜穿孔、中耳积水、听小骨断裂等状况。传导性听力障碍的听力损失通常在轻度到中度,可借着药物治疗或手术来改善。
2. 感音神经性听障:
发生在内耳或听神经,原因包括滤过性病毒的感染、耳毒性药物的治疗、退化和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感音性听障患者会出现低音听不清楚,大声则不能忍受的情况,高频的听力会比低频的差,经常抱怨听得到对方的声音却不能了解对方说话的内容。
3. 中枢性听障:
发生在中枢听觉神经系统,可因退化、脑部受损或其他的神经疾病造成。这类听障常会导致听觉记忆及理解能力的减退。
若听力障碍影响患者与他人沟通,建议配戴适当的助听器,尤其是长者,常因听力障碍无法完全了解交谈的内容,常会表错情、会错意,慢慢产生社交退缩,不愿意跟他人交谈,甚至产生忧郁、多疑,加速脑退化等问题。
另外,根据不同的听障成因,患者亦可以透过手术治疗恢复听力,如修补耳膜、移除胆脂瘤、重建听骨等。医生可利用耳内视镜及显微镜,经由外耳道进入内耳进行微创手术,减低对患者的创伤。
嘉宾:香港中文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系 助理敎授兼耳及耳神经科主管 张慧子
影片来源:香港电台《精灵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