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確診會令鼻鼾加劇?打側睡可減鼻鼾聲?夜尿頻有可能是患上睡眠窒息症?香港中文大學耳鼻喉–頭頸外科學系名譽臨牀助理教授杜永禧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解答有關鼻鼾及睡眠窒息症的疑問,又建議讀者進行自我小測試,評估自身患上睡眠窒息症的風險。
確診新冠病毒後鼻鼾聲或加大
杜永禧指出,新冠患者鼻腔黏膜受病毒感染,繼而腫脹,更易出現上呼吸道徵狀,包括鼻塞,令呼吸通道收窄,管道震動更頻密,加大鼻鼾聲。不過,杜永禧稱,目前臨牀研究顯示確診新冠病毒與鼻鼾沒直接關係,而絕大部分新冠患者的鼻鼾增加徵狀,普遍只會持續3至6個月,之後就回復以往未染病前一樣,不會造成永久損害。
睡眠窒息症患者夜尿更頻密
杜永禧表示,睡眠窒息症患者睡覺時,會因窒息而導致身體缺氧並產生荷爾蒙,令身體誤以為水分過多,從而夜尿頻密。他提醒,若每晚夜尿高達3至4次,加上鼻鼾嚴重,就有較大機率是患上睡眠窒息症,而及早改善睡眠窒息,亦有助減少、甚至根治夜尿頻的問題。
「STOP-BANG」8條問題自我評估睡眠窒息症風險
杜永禧稱,全港有逾10萬人受到睡眠窒息症困擾,當中男性及肥胖者更易患上睡眠窒息症,他建議市民可自行完成「STOP-BANG」問卷評估患病風險,若有3至4條問題回答為「是」,代表中度風險患上睡眠窒息症,有5條或以上問題回答「是」,就屬於高風險。

杜永禧稱,鼻鼾主因是上呼吸道軟組織下塌,令氣道受阻,從而更頻密產生震動,形成鼻鼾。有鼻鼾的人不一定是患上睡眠窒息症,亦有睡眠窒息症患者因呼吸道完全緊閉,沒有鼻鼾。
他建議市民可透過觀察其他徵狀,判斷患上睡眠窒息症的風險,包括叫枕邊人留意,睡覺時會否有一段時間停止呼吸、早上起牀後頭痛、精神疲倦難集中、記憶力下降及容易焦慮暴躁。若有需要可到醫院或留在家居進行睡眠測試,更準確分辨單純是鼻鼾或是患上睡眠窒息症。
側睡戴牙托助減鼻鼾 睡眠窒息可根治
杜永禧提醒,若睡眠窒息症患者不接受治療,長遠會加重中風、心臟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風險。他鼓勵有鼻鼾人士都可求醫,分析是否患上睡眠窒息症,又建議市民可參考以下方法改善症狀:
紓緩鼻鼾:
1) 以側睡代替平躺,減少呼吸道受壓
2) 佩戴睡眠牙托,擴闊口腔空間
3) 多運動及控制飲食,減重以降低呼吸道受壓
4) 使用噴鼻劑或以鹽水洗鼻,保持鼻腔乾淨
5) 睡前減少飲酒,避免軟組織鬆弛
6) 戒煙以避免呼吸道腫脹
改善或根治睡眠窒息症:
1) 佩戴睡眠正氣壓呼吸機,將風吹進鼻孔以打開氣道,適合不同程度的患者。
2) 進行割除或縮減軟組織手術,如因下鼻甲骨、扁桃腺及腺樣體腫脹而需切割。
3) 進行骨架手術,如將顎骨拉前以擴闊呼吸道空間。
4) 進行舌下神經刺激手術,將儀器植入體內,並以電流刺激舌底神經,令舌頭移前擴闊空間,有關技術在歐美國家研究約10年,最近引入亞洲。

^ 杜永禧表示,睡覺時佩戴正氣壓呼吸機(左圖)或止鼻鼾睡眠牙膠(右圖),均有助紓緩不同程度的睡眠窒息徵狀。
嘉賓: 香港中文大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 杜永禧
來源: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