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學歷要求方面,他指,聽覺學技術員及聽力師需分別持有英國聽力學家協會/英國聽力學學會認可機構頒發的相關訓練課程證書及中大的相關專業文憑課程,唯兩個課程均已停辦。「未來若有需要,機構會考慮以內部培訓方式培訓相關人手。」至於技術員職位,中五畢業已可投身。
具競爭力薪酬、晉升機會 吸納聽力學家新血
長者醫療券已涵蓋「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的聽力學家,張漢華表示,其中紅磡聽覺中心率先接受使用醫療券。面對社會對聽覺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機構正計劃拓展聽覺服務,未來亦會擴充人手,當中包括聽力學家。
助聽器款式分為不同類型,須經專業人士驗配。
他補充,機構提供與市場相若的薪酬招攬人才,另提供晉升機會,讓聽力學家可向聽覺中心主任、聽覺服務主管拾級而上。
聽力學家生力軍 Jenny:用專業改善聽障人士生活質素
中學畢業後羅千寶(Jenny)便負笈美國升學,完成了語言學本科課程。曾任職言語治療師助理及行為治療師的她,2022年修畢港大「聽力學理學碩士」課程,為轉投聽力學家鋪路。
「我在大學時期曾修讀聽力學相關的選修科,課題十分有趣,故希望深入掌握有關專業技能,並應用所學服務有聽力問題的人士,協助他們改善生活質素。」課程所學配合到不同機構進行臨牀實習、過往的工作經驗,讓她做好入行前的技能裝備。
畢業後,希望服務基層聽障人士及參與公眾教育的Jenny入職聾福會,現職聽力學家、署理中心主任,需將軍澳、紅磡聽覺中心兩邊走,既要為不同年齡的服務對象進行聽覺檢驗、助聽器選配及調校、撰寫聽覺檢驗報告等,亦要兼顧維持中心的運作正常。
投身非牟利機構服務基層 考驗應變及分析力
聽力學家於工作中需面對不同年齡層、背景及聽力情况的服務對象,考驗個人的應變及分析能力,甚具挑戰性。她指,務必要了解服務對象的背景、聽力程度,以及生活環境、個人習慣等需要,才能為他們提供最合適的建議。
處理老幼個案有何心得及挑戰性?她認為,處理兒童個案的挑戰在於秩序及專注力方面:「我們會以有趣的形式進行檢查,提升小朋友的投入度,有時還要家長的配合。如『遊戲聽力測試』及『視覺強化聽力測試』等常用於兒童聽力診斷上。」處理長者個案則需給予耐性,並要調節說話的速度和聲線,言詞亦要盡量顯淺易明。
Jenny稱,教育公眾保護聽覺是聽力學家的工作之一。圖為她參與「人工耳蝸互助小組」,為有興趣了解人工耳蝸的聽障人士及其家人介紹人工耳蝸及作聽覺保育。
助人重建溝通 工作具意義
Jenny分享難忘的工作經歷,「有一對中年夫婦,太太雙耳也出現聽力問題,而兩人的生活方式,一是不交談,二是大聲說,影響他們的日常溝通。經評估及檢查後,發現太太的中耳有問題需要跟進,遂轉介她到義務耳鼻喉專科醫生求診;及後她到中心配助聽器,終能聽到筆擺放在枱上、冷氣聲和抽氣扇運轉的聲音,最重要是能與他人溝通。」她收到服務對象的感謝信,大感窩心,更深深體會工作能幫助服務對象提升生活質素、溝通及社交能力,別具意義。「看到他們的笑容就是最開心的!」
嘉賓:
香港中文大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助理教授兼聽力學科主管 伍凱怡
影片來源:明報